指尖沈阳:夺冠背后是他们的坚毅与汗水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沈阳男子三人制聋人篮球队和沈阳特奥男子篮球队代表辽宁参赛,最终两支球队都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冠军的背后,是教练员们在训练场上每一次耐心的指导以及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是队员们在训练中,每天练习投篮几百次流下的汗水和泪水。接下来我们一起聆听这两支冠军之师背后的故事。

组队仅三个月就以全胜战绩夺冠

在三人制聋人篮球决赛中,以沈阳男子三人制聋人篮球队为班底的辽宁队,遭遇到了四川队的顽强阻击,最终依靠内线优势,辽宁队1分险胜对手,以八战全胜的不败战绩勇夺冠军,而这支冠军之师正是由大东区聋哑学校教师安晓峰带出来的。球队于今年4月份组队,毕业于九州网页版登录入口篮球专业的安晓峰,短时间内完成队员集结。但是,进入集训后,他发现孩子们只是单纯地喜欢篮球,具备不错的身体条件,都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参与。

训练场上,安晓峰耐心地指导每一名队员,采用了科学有效的1+1+2+1训练模式,即每天一小时体能、一小时专项、两小时战术、1小时训练总结及心理疏导;而在生活中,他更是跟孩子们同吃同住,增进感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备战,让久未经过专业训练的队员们迅速回归竞技状态。

回忆这段难忘经历,安晓峰表示:“我看到了每名队员的可塑性,孩子们从盲目自信,到压力非常大、退缩逃避,再到重燃信心、拼搏奋进,终于破茧成蝶、振翅高飞。感谢队员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顶住了压力,夺得这枚宝贵的金牌,他们都是好样的!”

训练中挥洒汗水每天练习投篮几百次

在全国第八届特奥会男子篮球比赛中,沈阳特奥男子篮球队代表辽宁参赛,最终在决赛中以24比18战胜浙江队获得冠军。在个人技术赛的比拼中,队员曲智显发挥出色,摘得桂冠。小伙子们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教练员马涛心潮澎湃。比赛前三个月,10名特奥篮球队员集中进行了强化训练。由于这些运动员自身条件不一样,有的患有脑瘫,有的智力发育迟缓,马涛根据运动员各自特点,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

大中锋杨巍是一个智力残疾青年,身材高大,但行动缓慢,马涛就要求他每天投篮上百次,还引导他进行弱项训练;岳湧崴、张硕都是多重残疾,但他们体能好、速度快,马涛就注重对他们进行防守训练……还有零基础入队的曲智显,马涛就训练他定点投篮、目标传球和运球跑。执着、刻苦的曲智显,每天坚持练习几百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届比赛中,他获得了篮球个人技术赛冠军。同时,夏经亮、曲智显、李文峰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马涛笑着说:“我们的口号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网址链接:http://sharezjsy.syd.com.cn/v3/waparticles/7e5514962c7543af9a491f20125beea9/dzxgYfmJoxCJN7yJ/1


新闻作者: 责任编辑:全魁博 新闻日期:2021-11-26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