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9/E5/12/4547450D1E479167A9214915F95_CFBBA4CC_3F8DF.jpg)
分享会现场
![](/__local/E/CA/03/AB8B303E00523C16E91C2BA3CBF_A5C8D729_40B9A.jpg)
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深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5月29日下午,由运动训练学院主办、篮球教研室承办、研究生弘毅共创团队协办的以“体育是什么”为主题的学术创新沙龙第四期在篮排球馆一楼会议室举行,运动训练学院院长于树祥、副院长张麟寰、篮球教研室教师荣霁以及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老师与学生们针对学术问题做了很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学术沙龙不仅拓宽了研究生学术视野、促进了研究生学术交流,也锻炼了研究生汇报技巧、表达以及交流能力。
这一期邀请到4位2018级篮球专项的研究生作为学生分享人,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体育的认识和见解,活动由王昕同学主持。
第一名分享人是吴金旭,他说: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第二名分享人王晓凯,他讲到: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体育却没有人能清楚的将其说清楚,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我国的体育历史悠久,我们目前正处于从自为向自觉状态的过渡阶段。体育对我们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体育的进步还需我们这一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
第三名分享人是彭首凯。他的观点是:体育就是教育。传统概念的体育被大家认为是竞技运动,它还有更深层的内涵,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身体锻炼,没有深度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没能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忽略了其教育本质,也就是素质完美提升和完美人格的存在。”
第四名分享人李传宝同学认为:体育是“体育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与德育、智育、并称三育,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
学生分享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就本期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活动最后于树祥、张麟寰、荣霁分别就本期主题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了补充。